铁岭:残疾人朱小东:在困难面前,我从未放弃,我会努力走下去
- 上传时间:2016-01-29
- 作者:
- 来源:
“身体的残疾限制了生存空间,在有限的范围内竭尽全力是我唯一的出路。”西丰县的残疾人朱小东在面对严峻的行业压力时坚定的说。
今年43岁的朱小东儿时患有小儿麻痹症,虽然经过多年的医治还是落下右腿残疾的后遗症,至今行动不便。原本就一贫如洗的家庭为了给他治病,向亲友借的巨额债务用了近20年的时间才还清。生活的压力使得朱小东要比同龄人成熟得更早,初中毕业后对朱小东来讲,如何能够减轻家中的经济负担成为他不得不考虑的重要问题。
经过反复斟酌,他选择了进入职业学校学习家电维修技术,希望依靠这个技能养活自己。让他没想到的是,这家电维修一干就是二十多年。从默默无闻到令人敬佩,从客户不断到如今门可罗雀,朱小东努力过、沮丧过、振奋过,但他从未放弃过。
1991年,职专毕业后的朱小东在亲人的帮助下成功地开了一家属于自己的家电修理部——“这里行”家电修理部。开业之初,朱小东东拼西凑筹集到的几千元钱去掉房租后所剩无几。两个柜台、一张维修用的桌子、几把椅子、一套维修所用的工具,这些就是他当时的全部家当。维修所用的元器件大部分都是赊欠的。
朱小东说:“我资金还记得接待的第一位顾客。开业那天的中午,一个中年男子拿着一根电饭锅电源线要买插头。当时我没有单独的插头,就拆掉一根新电源线上的插头卖给他并给他安装好,收了一元钱。装完插头的我已是满头大汗,早已经忘记当时是紧张还是激动。实际上那个插头反倒赔了几分钱。”
朱小东回忆说,当年电视机之类的家用电器出现故障后,顾客都习惯于找个年纪大、经验丰富的人维修。“由于我年纪轻,许多人对我都很不信任,我只有认真地工作、用心地学习,让来到店里的顾客感到的我的专业,他们才不会转身离开。”随着时间的推移,朱小东的技术水平逐渐提高,回头客也多了,乡下的顾客也多了,他的小店彻底地红火了起来。
但是,随着年纪的增大,他参加的腿脚越发显得笨拙,一座座楼房拔地而起之后,对于朱小东来说上门服务这扇门彻底地关上了。他说:“有一次我去一个家住五楼的顾客家里修理电视机,修好后下楼时一个趔趄把脚崴了,贴了好长时间的膏药才把脚伤养好,修电视机挣的钱还没有药费多。”
家电维修行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了,朱小东为难的讲到,家电厂家的售后维修日益完善,技术提升的同时技术封锁也开始了。有些技术资料依靠购买书籍的方式已经大大地延后了。元器件有时想买也买不到。种种原因的累加,导致有时几天下来一个修理的生意都没有,他的生意越来越清淡。随着电脑的普及,新知识的挑战又摆在了他的面前。
尽管生意惨淡,生活还是要继续。朱小东说:“为客人提供高质量的维修服务是我参与行业竞争的唯一出路。以后的日子还很漫长,收入逐渐减少、支出越来越高是无奈的现实。尽管如此,我依旧会不断地学习新知识,不断地充实自己,努力走下去。”
来源:铁岭日报2016年1月26日第6版 杨洋